冬季是盖北镇农民给葡萄修枝整容的关键季节,果农把大量修剪下来的葡萄废枝运到村委成立的秸秆回收中心过秤、算账,再由回收中心把葡萄废枝统一运输至一家物质燃烧发电企业,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可在以前,果农们对葡萄废枝的处理要么露天焚烧,要么转运到别处进行填埋,影响环境。现在葡萄废枝变废为宝值钱,果农当然高兴。
笔者觉得,要想真正治愈秸秆焚烧这一顽疾,除了一些必要的宣传教育和惩罚措施外,不妨依靠科技创新,变堵为疏,让农民从“不敢烧”转变为“不想烧”。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让秸秆得以综合回收利用,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据报道,章镇镇灵运村种植大户管志新,不仅把自己农田里产生的秸秆加以综合利用,而且建立了一个虞南地区秸秆综合回收利用收购站。把收购进来的秸秆送到当地的一家晶乐塑粉厂,由该厂利用生物科技进行再加工,转变成有机肥,从而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再如,地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春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前几年启动了一项生物质燃烧发电的再生能源技术,在全区设立了10多个秸秆收购站点,按规定价格收购,统一运输,统一贮藏,为农民提供秸秆收购打开方便之门。由此可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不失为杜绝秸秆焚烧的一个妙招。
笔者在农村走访中发现,像虞北地区有春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常年收购各类废弃秸秆,又如章镇镇灵运村种植大户管志新,建立了一个虞南地区秸秆综合回收利用收购站,这样对虞北、虞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再想想,还有虞中、虞南山区农民的废弃秸秆如何回收综合利用值得有关部门考虑与落实。虽然现在大田承包户秸秆处理采取能源化利用,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性的补助,但还有一部分零散种植户的废弃秸秆又将如何处理,有没有在当地乡镇(街道)设立秸秆回收站,这些种植户的秸秆又将如何得以综合利用,同样值得各级部门重视与关心。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提出更高要求。同样,给农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一条合理的出路,更是关乎民生、合乎民情、顺乎民意的一件大事,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在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立法推进等措施的同时,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关系,合理分担治理成本,使秸秆变废为宝这一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牵头予以解决的问题。唯有如此,秸秆焚烧“狼烟四起”的现象才有可能得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