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湖南省“十三五”能源科技创新规划》。规划要求,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具备比较优势的风电、太阳能、输配电3大重点板块。“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以上,到“十三五”末风电产业实现年产值220亿元、太阳能产业175亿元、输配电产业350亿元。重点构建长沙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和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基地,湘潭、株洲和郴州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基地,岳阳油气产业基地,衡阳智能输配电装备产业基地,娄底煤机产业基地。加快推广煤层气、沼气发电集成系统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建设;重点攻关页岩气发电机组的研发等。全文如下:
湖南省“十三五”能源科技创新规划
前言
能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源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能源科技创新对于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能源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为我省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提高能源装备技术水平、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建设低碳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能源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结合我省能源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具备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湖南省“十三五”能源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省能源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对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使有效发挥能源科技创新对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撑,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本《规划》涵盖风电、太阳能、输配电、油气燃料、核电、新能源汽车、地热能、中小水电、生物质能、煤机和燃料分析检测仪器等11大领域,将全面分析我省能源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以提高我省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我省优势能源产业的科技领先地位,规划部署“十三五”期间能源产业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产业技术水平。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省克服缺煤少气、没有规模开采的石油资源、风能资源相对贫乏、太阳能资源品质不高、缺乏传统能源主机产业布局等不足,充分利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及页岩气和铀矿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打造了风电、太阳能、输配电、新能源汽车等4大重点产业板块,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在油气燃料、核电、地热能、中小水电、生物质能、煤机和煤质分析检测仪器等领域也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龙头企业竞争实力增强。我省能源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成为能源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见附表1)。风电方面,湘电风能机组装机容量居全国第5、南车风电居全国第13位;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太阳能方面,中电48所的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输配电方面,特变电工衡变公司500kV及以上等级电抗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500kV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超过30%,长高集团高压隔离开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5%,威胜集团能源智能计量装备市场占有率超过20%,均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方面,我省推广应用水平从全国第16位提升至第5位。其他领域,开元仪器和三德科技的煤质分析检测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5%,位居全国前两位;长岭炼化的燃油加氢石油炼化技术在全国处于前列。
2、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产业根据工业布局和要素分布形成了鲜明的产业集聚特色。科研资源丰富的长沙,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输配电装备、能源分析检测仪器、新能源汽车和高端煤炭矿山装备产业集聚区,集聚了众多能源技术服务机构。电机技术基础较好的湘潭和株洲,形成了风电装备、传统发电机组辅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岳阳形成了以石化为龙头的油气能源产业集聚区,衡阳形成了以变压器技术为核心的输配电装备产业集聚区,娄底形成了煤炭开采利用为重点的传统煤机产业集聚区。这种“块状产业经济”,以特色优势产品为导向,以技术、品牌、标准、销售、服务等要素为支撑配套,加速向更完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十二五”末,我省能源行业共建成了6家******科技创新平台、2家******检验检测中心、24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在建2家******检验检测中心(见附表2),并形成了一批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的技术服务平台,汇聚了何继善、罗安、钟发平等一批能源行业的技术领军人物,为我省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4、产品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省大型资源型能源企业较少,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创新产品,走出了一条科技兴企的新路,一大批重点产品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风电装备领域的5MW及以上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低风速碳纤维叶片,输配电装备领域的750kV-1000kV特高压变压器及高压断路器GIS,煤矿机械领域的大断面煤矿矿山斜井掘进装备,煤质检测分析领域的高性能全元素分析仪等产品,都属于国内技术独占产品或仅有少数企业掌握的高附加值产品。核电领域的核III级泵、循环泵,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动汽车整车、电动汽车能源系统、储能材料等产品,也处于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表1-12014年我省能源产业主要板块发展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环境
1、能源结构正处在调整的关键时期。目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处于重大变革期,我国能源产业也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向安全、清洁、低碳、高效、智能、经济等方向转变。一方面,现有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能源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将得到全面发展,高效节能的新能源装备应用将得到全面推广,能源科技创新将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源动力。
2、国家战略推动能源装备走出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优质能源引进来、装备制造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有利于我省凭借良好的传统商贸关系,以东南亚地区为切入点,充分依托在风电装备、太阳能装备和输配电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促进能源装备产业和产品走出去。
3、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能源装置、能源输入技术与装备、能源分配与控制装备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将形成能源产业新的发展热点。有利于我省发挥现有优势,抓住机遇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跨越发展。
4、互联网+智慧能源引领能源产业革命。“互联网+”战略是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融合”,与创新驱动战略同源共长。“互联网+智能能源”是“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将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5、微电网建设即将全面启动。微电网的开发和延伸,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多种能源负荷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由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国家正抓紧研究出台微电网发展支持政策,示范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加。随着我国发电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微电网市场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期,与微电网相关的能源技术与产业将得到迅速增长。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1、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我省能源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率达到70%左右,但是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一比例较低,一方面部分成果转化成本太高,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成果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市场需求,导致我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仅为10%-15%(数据来源:湖南省科技厅专项调查数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40%以上的比例有较大差距,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高端技术的深入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
2、配套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省在风电等成套设备和整机领域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但在关键零部件及其控制系统等配套领域的创新能力滞后。如风电装备和太阳能光伏装备配套的变频器、变流器;高端煤矿机械配套的液压系统、传动系统;输配电装备配套的智能控制系统等。由于配套领域与整机领域技术水平不匹配,无法满足高性能成套设备和整机生产需求,难以在省内形成优势能源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制约了产业的做大做强。
3、缺乏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能源行业企业各自为战的现象普遍,企业分工合作不明确、资源共享不足,缺少产业发展战略联盟进行科学规划,缺乏完善统一的创新体系来协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企业在科技创新资源上重复投入、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偏低。
4、人才结构有待改善。人才结构和人才环境不优,极大制约了我省能源行业创新发展。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以通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与我省能源产业特色结合不紧、针对性不强,除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两大领域外,其他领域均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业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缺乏优惠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能源产业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紧缺,高层次科技领军型人才尤其缺乏匮乏。具备甲级资质的能源行业设计咨询单位少,难以为能源产业提供高水平服务。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能源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战略,以“清洁、低碳、高效、智能、经济、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三个一批”为发展路径,自主研发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应用推广一批相对成熟、有市场需求、成本合理的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示范试验一批有技术积累、经济性和可行性有待市场验证的技术,探索大规模应用路径;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技术领先的技术,力争重点突破。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原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校企联合、院企联合,对重大技术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
——坚持集群发展原则。着力培育能源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构造优势能源产业发展链,大力推进与成套装备和重大装备相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加强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减排、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突破制约我省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形成“以主带辅,相互配套”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构筑科技含量高的能源产业链。
——坚持高端带动原则。立足于我省能源资源少的现状,以高端能源装备与技术作为切入点,以5MW及以上级海上风电主机、新型大尺寸风机叶片、高性能风电变流器、太阳能光伏制造成套装备、智能特高压输配电装备、高性能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大断面煤矿掘进装备、高效燃油加氢工艺技术等具有技术垄断或技术领先的高端能源装备与技术为发展重点,带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坚持特色优先原则。立足我省现有能源产业基础和特色,坚持集中突破、避免平均用力,优先发展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等具有技术优势的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和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高端智能输配电产业、燃料分析检测仪器产业,以及具有地区资源优势的生物质能源产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打造能源产业重点板块。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具备比较优势的风电、太阳能、输配电3大重点板块。“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以上,到“十三五”末风电产业实现年产值220亿元、太阳能产业175亿元、输配电产业350亿元。
——构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的能源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重点构建长沙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和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基地,湘潭、株洲和郴州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基地,岳阳油气产业基地,衡阳智能输配电装备产业基地,娄底煤机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在长沙、衡阳、益阳打造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在常德、益阳、张家界打造生物质能装备与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提高核心企业竞争力。在能源产业领域培育50家以上主营业务过亿元的企业,其中:过百亿企业2-3家,过10亿企业15-20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提高核心企业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培育10家以上国内细分市场排名前5、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继续保持我省在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智能输配电装备、油气燃料高效催化技术和燃料检测分析仪器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领先地位;加快提升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节能电机、新型储能装备、高端煤矿装备和生物质化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率先介入页岩油气开采装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微电网储能技术等产业新领域。新增3-5个******技术创新平台,新增6-10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新增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50件以上,制定一批能源产业技术标准,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明确创新发展路径。在传统油气领域,围绕能源加工提炼的高效催化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加工转化损耗。在新能源领域,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重点,加强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安全、高效、清洁技术,着力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可靠性和低污染性。在输配电领域,围绕微电网技术和“互联网+智慧能源”融合,着力开发新一代智能化产品,研究新型微电网储能装备,突破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智能并网技术。在高新能源装备领域,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应用,以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点进行推广,着力提高装备产品的智能水平和成套协同能力。
——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引进。鼓励省内高校针对我省能源产业特点,申办新能源汽车、核能、新型储能材料等相关能源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积极培养高级能源科技人才。进一步做好风电、太阳能、输配电等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储备充足的产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从事高技术含量的能源装备和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
第三章 主要任务
按照应用推广一批、示范试验一批、集中攻关一批的“三个一批”路径,以及引进吸收一批亟待完善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的需要,确定我省能源科技创新规划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见附表3)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核心,叶片、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为上游,整机生产为下游,着力突破永磁直驱风电、分段叶片、超低速叶片、碳纤维叶片等关键技术,形成陆地与海上全覆盖的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高性能复合材料叶片、大尺寸风电主轴轴承等主导产品线,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链。
1、风力发电主机。加快推广基于“互联网+智能能源”的风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对风机进行管理维护;积极推进适应性强的海上5MW直驱型、半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整机与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整机、2MW以上陆地双馈风电机组的使用;示范应用风电机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重点攻关7—10MW级海上超大型直驱型轴向磁通环形发电机组和适用于200米以上的高空风机。
2、风电叶片。加快推广复合材料大尺寸风电叶片应用,推进功能性叶片设计技术和先进风电叶片制造技术;积极推进2MW以下风机超低风速碳纤维叶片的示范应用;重点攻关100-120米高性能风电叶片的研发,加快开发3MW以下陆地风机的分段叶片技术、抗冰冻叶片技术、超低速风电叶片技术、低噪音叶片设计技术和5MW以上海上风机的叶片防雷技术、碳纤维叶片技术、叶片防湿热盐雾老化技术、气弹分析技术。
3、其他风电关键零部件。重点攻关2.5MW-3MW水冷/风冷型变流器研发和5MW及以上海上风电配套变流器研发;集中突破直驱型风力发电机传动主轴的超大型轴承研发,为7-10MW级超大型直驱型轴向磁通环形发电机组主轴及其他传动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专栏1 风电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大尺寸复合材料叶片,功能性叶片设计技术,先进叶片制造技术,风机智能诊断技术,基于“互联网+智能能源”的风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示范试验:适应性强的海上5MW直驱型与半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陆地低风速风电机组,2MW以上陆地双馈风电机组,2MW以下超低风速碳纤维风电叶片,风电机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
重点攻关:7—10MW级超大型直驱轴向磁通环形风电机组,2.5MW—3MW水冷/风冷型风电变流器研发,5MW及以上海上风电配套变流器,100-120米高性能风电叶片研发,3MW以下陆地风机的叶片分段技术、抗冰冻技术和低噪音设计技术,5MW以上海上风机的叶片防雷技术、碳纤维技术、防湿热盐雾老化技术和气弹分析技术,5MW以上超大型主轴轴承。
第二节 太阳能
以光伏组件、薄膜电池为核心,光伏制造成套装备为上游,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装备为下游,着力突破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智能成套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形成太阳能光伏装备、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等为主的产品线,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1、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结合“互联网+协同制造”理念,加快推广新一代太阳能光伏装备,形成包括电池片分选设备、硅片品质分选设备、清洗机、刻蚀机、烧结炉等产品的太阳能光伏产品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开发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生产系统集成,实现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2、光伏发电装备。加快推广高效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新产品;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银电极浆料技术和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重点攻关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
3、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系统、光热制冷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进光伏能源系统和风光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构建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智能能源网络,加快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系统的研发和示范,尽快推出成熟产品,形成建设大型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电站的建设能力;重点攻关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太阳能并网集成和控制技术。
专栏2 太阳能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电池片分选设备、硅片品质分选设备、清洗机、刻蚀机、烧结炉等产品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高效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系统、光热制冷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示范试验:晶硅太阳能电池银电极浆料技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新型高效光伏能源系统、风光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微电网接入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发电系统
重点攻关: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大型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光热电站建设技术,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太阳能并网集成和控制技术。
第三节 输配电
以特高压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组合电器、微电网配电装备、能源计量仪表和高性能电线电缆为重点,着力突破特高压变压器直流偏磁技术、柔性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微电网智能配网技术、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和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形成特高压大容量变压器、GIS隔离开关、微电网储能装备、高精度智能电表、特种电线电缆的产品线。
1、特高压变压器。加快推广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应用,以及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等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推广±350kV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装置应用;积极推动110kV及以上等级立体卷铁心电力变压器、2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S13、S15及S17型配电变压器、高过载和调容变压器等新型节能变压器产品的使用;加快研发百万机组大容量核电变压器产品,实现大容量核电变压器技术突破,为我国核电产业提供输配电技术支持;重点攻关新一代±5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变压器直流偏磁技术、抗短路和智能化技术以及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关键技术,研发用于智能微网的高性能变压器产品。
2、高压开关电器。加快推广10kV-110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GIS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等新产品,推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应用;积极推动110kV及以上等级配电智能防火墙、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环网柜、光电互感器、智能开关成套电器的使用;重点攻关±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套管、超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和用于智能微网的隔离开关产品。
3、智能电力计量装备。加快推广0.1s级关口电能表、高精度冲击性负荷电能表、近场通信电能表、防窃电终端等交互式智能用电与需求侧响应仪表。积极推进电网信息与通讯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重点攻关智能电网双向交互技术、云仪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MW级以上大容量智能电网的钠硫电池、全钒液流储能技术、智能能耗监测技术和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
4、电线电缆。加快推广风力发电机专用绕组电磁线、光伏系统用无卤电缆、环保型高性能稀土铝合金电缆、船用专用电缆、核电专用电缆、盾构机电缆和盐湖电缆等新型高性能专用电缆产品。重点攻关±500kV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高压与中低压电缆附件、电缆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接地终端等产品的研发。
专栏3 输配电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350kV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装置,10kV-110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GIS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0.1s级关口电能表、高精度冲击性负荷电能表、近场通信电能表、防窃电终端等交互式智能用电与需求侧响应仪表,新型高性能专用电缆。
示范试验:110kV及以上等级立体卷铁心电力变压器、百万机组大容量核电变压器、2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S13、S15及S17型配电变压器、高过载和调容变压器,110kV及以上等级配电智能防火墙,永磁真空断路器,光电互感器和智能开关成套电器,电网信息与通讯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
重点攻关:新一代±5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变压器直流偏磁、抗短路和智能化技术,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关键技术,±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套管,超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和用于智能微网的隔离开关,智能电网双向交互技术,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等新型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智能能耗监测技术,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技术,±500kV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高压与中低压电缆附件、电缆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接地终端。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
以新能源汽车动力能量包和能源动力系统为重点,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四大系统的新技术,掌握完整的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技术,形成电动汽车整车、镍氢动力能量包、锂铁动力能量包、电传动系统为主的产品线。
1、储能材料。加快推进镍氢汽车电池能量包、泡沫镍、锰酸锂、磷酸铁锂等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的应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的镍氢和铁锂汽车电池系列产品,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高性能电动汽车能源解决方案;重点攻关大容量长寿命钛酸锂储能电池技术。
2、能源动力系统。积极推动绿混技术、PM2.5绿净技术、动力系统云监控服务等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重点攻关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高端全电动大型客车四大关键核心技术、混合动力客车动力驱动系统、制动电能回馈系统、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系统的自主研发。
专栏4 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发展内容
应用推广:高端纯电动公交车、新能源专用工程车、高性能电动乘用车整车关键技术。
示范试验:绿色混合动力技术、PM2.5绿净技术、动力系统云监控技术。
重点攻关:泡沫镍、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等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大容量长寿命钛酸锂储能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四大关键核心技术,混合动力客车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
第五节 油气燃料
以加氢燃油和页岩油开采为重点,着力突破化工型炼油技术、FITS加氢工艺技术、页岩油压裂技术,形成加氢航空煤油、加氢直馏柴油、加氢重油、燃气发电机组、页岩油开采装备等为主的产品线。
1、燃油加氢与化工型炼油。加快推广新概念炼厂建设,研发新型炼油化工催化剂材料、推广化工型炼油技术;重点攻关航煤生成油FITS加氢、直柴FITS加氢、重要轻质化组合技术、渣油FITS加氢/预加氢组合工艺等FITS加氢新工艺与新技术,研究加氢技术的氢平衡与氢分布规律。
2、燃气发电。加快推广煤层气、沼气发电集成系统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建设;重点攻关页岩气发电机组的研发。
3、页岩油气开采。重点攻关页岩油气“甜点区”识别技术、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效开发技术等勘探与开采技术,以及页岩油气开采成套设备的研发,包括涡轮压裂车、混砂车、轮轨式钻井机等高端页岩油气开采装备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全液压压裂车、100桶以上混砂车等高端产品,做好相关新型材料、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研发工作,注重“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开采装备上的应用,提高开采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打造高端页岩油气开采装备产业链。
第六节 其他可再生能源
1、核能。以核泵为重点,形成“华龙一号”、“CAP1400”等第三代自主超大型压水堆核电用水泵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核电用立式循环水泵、新型海水循环泵、安全壳喷淋泵、低加疏水泵、低加安注泵等系列核泵产品的应用;推广3D激光烧结技术,采用“互联网+协同制造”的理念,研发泵体关键零部件型砂3D打印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制造精度;研发用于高端核电机组的新型钛合金泵;重点攻关适用于变频调峰运行的凝结水泵智能节能系统的开发。
2、地热能。以水源热泵为重点,形成高温型、常规通用型、高效满液型水源热泵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适用于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土壤源、中水、原生污水等介质的水源热泵机组和地温热泵中央空调的应用;重点攻关中深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和增强型地热利用技术。
3、水力发电。以中小型水电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电气电机与自动控制核心技术,形成贯流式机组、混流式机组、轴流式机组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整装智能化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以50MW以下贯流式机组和100MW以下混流式、轴流式机组系列产品研发制造为突破,研究开发先进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大型水泵设备、水处理设备与自动控制系统;重点攻关50MW以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200MW以下轴流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以及1000KW以下整装式水轮机的研发;加快13800伏电压等级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及大容量卧式水轮发电机新产品的开发;进行抗泥沙磨损的水轮机结构设计、高水头电站的水轮机设计和多喷嘴水轮机结构设计研究。
4、生物质能。以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发电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竹木生物质清洁发电、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关键技术、高热值生物质作物培育技术和生物质原料可持续供应技术,形成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复合气化装备和竹木生物质发电装备为主的产品线。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加快推广大规模竹木生物质发电技术和竹木生物质清洁能源燃料;积极推进城市居民小区集中供热供暖供气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沼气发电和农村生物质沼气发电;推广应用谷壳生物质发电并联产生物质炭基肥等新技术,形成谷壳生物质化工产业链和可持续供应体系;积极推进生物质转化催化剂材料示范应用;重点攻关高效生物质发电装备、生物质炉和生物质燃料制取技术的研发;加快研发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核心的生物质燃气转化设备及其物联网技术,实现生物质燃气化设备的智能化操控。
第七节 煤机与煤质检测分析设备
1、煤机。以高端煤矿开采装备为重点,着力突破煤机智能感知与分析识别技术、大断面掘进技术、智能矿井控制技术,形成传统煤矿机械、智能煤矿开采和运输装备、大断面煤矿掘进装备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矿井应急救援设备、矿井灾害监控设备的应用;积极推进大断面煤矿矿井快速掘进装备、煤矿露天开采快速建井成套设备、潜孔开采设备、旋挖开采设备、地下矿产运输设备等高性能自动化煤矿开采输送设备的应用;重点攻关“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煤矿矿井开采系统的研发,加快煤炭矿山机械的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煤质检测分析设备。着力突破智能制样技术、高速量热技术、燃料智能化管控技术,形成量热仪、元素分析仪、工业分析仪和燃料管控系统为主的产品线。加快推广燃料全管控系统的应用,实现煤质分析检测及智能化管控,为传统燃煤能源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重点攻关新一代智能型热值分析设备、全元素分析设备、成分分析设备、物理特性分析设备、干燥设备与制样设备的研发。
第八节 节能与能效提升
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电机的应用;积极推进电机铸铝转子酸洗技术、电机多学科优化技术等先进节能降耗技术的普及使用;重点攻关以高效节能电机为核心的先进舰船推进系统、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系统和大型矿山机械牵引系统的研发。
第九节 创新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能源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创新平台高新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与实施,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报能源重点攻关项目。在风电、太阳能、输配电等核心领域,新组建或升级2-3家******创新平台,其余领域新组建或升级1-2家******创新平台。做好省市级创新平台科技研发项目的规划引导工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1、坚持规划引领。通过能源科技创新规划,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和项目建设。省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能源科技规划的组织实施,纳入本级科技创新规划的重大研究课题和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优先落户我省******产业园区,优先向国家推荐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建设和实施条件,在立项、规划、征地、环评、建设、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便捷、优质服务。对能源产业龙头企业,优先配置水、电、气、热、煤、油、运等生产要素。同时注重在实施过程中与《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战略规划和纲领性文件的衔接配合,相互支撑补充,共同推进,切实做好能源科技创新工作。
2、狠抓重点项目。对规划确定的能源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尽快推广应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为项目单位排忧解难,努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根据全省规划方向,抓紧提出本地区本行业应用推广一批、示范试验一批、集中攻关一批的重点项目,作为能源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加快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
3、鼓励自主创新。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注重发挥激发企业内生创新能力。研究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所得税给予相应税前抵扣。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优先选用省内自主研发的能源科技产品。加强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在重点领域开展高端技术、前沿技术研究。深化与国内外高科技能源企业和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重大能源科技合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我省先进能源技术和装备“走出去”。
4、推进成果转化。制订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中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建设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整合现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和高新区等产业园区的创新成果和需求信息,以市场化的手段,结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促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展洽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
5、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新能源信息中心,促进校企合作与交流,探索军民技术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认定工作。积极争取******能源科技创新项目,对******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和奖励,对生产和使用省产首台(套)能源装备的企业和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和风险补贴。建设能源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建设。
6、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科技能源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融资,使企业成为能源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主体。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对重大能源科技创新项目的政府性资金支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对接,研究制定融资方案,提高整体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省内外投融资公司、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且有发展前景的重大能源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先导性投资。探索建立由项目业主、投融资方、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担保机制。
7、做好企业服务。建立重点能源企业联系制度,构建企业发展咨询辅导平台,配置科技专员为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中难题,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加强省内能源科技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的整合重组,提升我省能源科技创新产业化进程。积极举办和组织参加国内外能源科技展会、论坛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省名优能源装备产品,支持有实力的能源企业建立省外境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推进能源企业、先进技术、优势产品走出去。
8、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能源科技创新需求和能源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支持职业院校对接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培养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条件与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快能源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经营人才引进步伐,吸引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加大企业职业培训力度,加快技术技能积累,增强职业创新意识,培育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
附件1:
湖南省主要能源产业的发展基础
我省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缺煤少气、没有规模开采的石油资源、可利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不丰富,相对丰富的铀矿和页岩气资源所对应的核能和页岩气能源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小;我省也不属于我国传统能源主机产业的布局地区,没有大型传统能源主机企业布点。总体而言,我省在能源资源和大型传统能源主机领域缺乏基础与条件,优势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装备和输配电装备三大板块,以及加氢燃油、核电辅机、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高端煤机和燃料分析检测仪器等细分领域,在生物质能、地热能、中小水电等领域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其中,风电主机机组、风电叶片、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隔离开关、能源计量仪表、特种电线电缆、煤质分析检测仪器领域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风力发电
湘电风能截止2014年底装机容量5527.5MW,国内市场占有率4.82%,位居全国第5位,拥有国家风力发电研发(实验)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研发平台。
南车风电截止2014年底装机容量2255.75MW,国内市场占有率1.97%,位居全国第13位。
湖南明阳东元风电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安装工作,正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总投资7000万元,预计2016年初实现产品下线,年产150-200台低风速风机,年产值约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我省风电行业的又一生力军。
时代新材2014年风电叶片发货超过600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多款兆瓦级风电叶片获得国内外权威认证,并完成了在天津、辽宁营口和内蒙通辽叶片生产基地的省外布局。
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主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径近2米,是国内****规格的风电主轴轴承之一。
2、太阳能
中电科四十八所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扩散炉、刻蚀机、PECVD等主要产品的客户包括四川通威、苏州阿特斯等国内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并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是全球十大光伏装备供应商的企业之一。中电科四十八所拥有国家光伏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创新平台,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1.5GW,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5位。
兴业太阳能、神州光电、共创光伏等几家主要大型太阳能光伏产品公司均具备100MW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建有多家省级创新平台,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其中神州光电拥有湖南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业太阳能除太阳能光伏产品外,在太阳能集热器产品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共创光伏在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了开拓,拥有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湘电集团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已经完成了工程样机的开发与发电试验,正在进行整机系统的进一步的优化。目前,湘电集团在用于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斯特林发电机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仅有的几家具备太阳能斯特林发电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科恒源在风光互补中小型综合应用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创新的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远程监控管理技术居于行业先进地位,拥有校企共建的离网型风力与风光互补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输配电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是我国特高压、大容量变压器领域的核心骨干企业,产量位居********位,世界第三位,还是我国仅有的4家核电变压器生产许可企业之一。截止2014年底实现收入64.38亿元,拥有发明专利16项,主打产品500kV及以上电抗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500kV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超过30%,位居全国首位。目前,衡变公司变压器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1700kV水平,其中500kV产品的制造水平进入行业前三强,750kV及以上特高压电抗器制造水平国际领先,曾多次参与我国输变电装备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长高集团是目前************的高压隔离开关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打产品252kV及以下组合电器(GIS)、断路器、1100kV及以下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40.5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市场前列,其中高压隔离开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5%,位居全国首位。截止2014年底,实现收入4.78亿元,拥有湖南省输变电高压开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
德沃普电气专注于节能环保、智能输配电领域的创新技术研发,主打微电网配电和微电网储能技术与装备研发生产。公司产品涵盖了11O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35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设备、中压断路器、全钒液流储能装备等,其全钒液流储能产品具有大容量、高功率、可回收等特点。
威胜集团是国内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能源计量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位居全国首位,2014年实现收入28.1亿元。主打产品40.5kV/12kV全系列高压开关设备、12kV智能化开关设备、35kV/10kV全系列继电保护装置、10kV配网自动化终端、智能配用电系统。拥有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具有35项发明专利,在业内首家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并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金杯电工是我省****的电线电缆企业,主打产品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架空导线和架空绝缘电缆、特种电缆和电磁线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市场前列,110kV光纤测温交联电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长缆电工主要从事电缆附件的研发与生产,主打产品220kV、110 kV系列高压电缆附件在国内电缆附件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处于国内电缆附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拥有湖南省高压电缆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
4、加氢燃油
长岭炼化是全国****的炼油化工催化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在FITS(Flexible and innovative tube reactor with ive liquid-phase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加氢工艺技术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技术广泛适用于炼厂的多种轻重质油品的加氢精制,实现炼厂航煤、直馏柴油、催化柴油轻质燃料油的低成本质量升级。长岭炼化在该技术领域已申请发明专利17项,PCT发明专利2项。目前该工艺已应用于航空煤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催化回炼油、渣油等产品的生产中。
5、页岩气开发
中南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在页岩气的勘察技术及勘察装备研发、页岩气水平井或多分支井技术、大型水力多段压裂技术、压裂液选取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联重科已经进行了页岩气压裂设备的预研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6、核电辅机及配件
湘电长泵的核循环泵在国内首屈一指,先后完成了核电站常规岛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百万千瓦级海水循环泵、AP1000余热排出泵(核III级泵)的开发,在AP1000以上级别核电站用立式循环水泵、新型海水循环泵、安全壳喷淋泵、低加疏水泵、低加安注泵等系列核泵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崇德工业是我国少数几家能进行核电专用轴承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在核电轴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
我省的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以比亚迪和众泰的纯电动整车,科力远和科霸电池的镍氢电池能量包、新型储能材料,南车时代基于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在线充电等动力系统的电传动技术为主。比亚迪掌握了完整的纯电动整车成套关键技术,拥有高端纯电动大巴的自主知识产权;科力远拥有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车时代拥有湖南省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
8、高端煤机
我省高端煤机取得了一些突破,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除传统的煤矿提升与巷道运输系统、掘进与采煤系统、通风与排水系统、巷道照明与防爆电器系统、巷道维护与安全系统等优势产品外,铁建重工的煤矿斜井TBM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长距离大坡度煤矿斜井掘进装备,是我国大型高端煤矿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
9、燃料分析检测仪器
我省在燃料分析检测仪器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德科技、开元仪器两家龙头企业占据国内煤质分析检测及智能化管控设备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突出的市场与技术优势,其中,开元仪器2014年实现产值3.07亿元,拥有发明30余项,煤质分析检测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5%以上;三德科技2014年产值2.24亿元,拥有发明专利90余项,煤质分析检测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5%以上。
10、生物质能
湖南省生物质能产业主要以湖南理昂再生能源、凯迪绿色能源等企业的垃圾填埋气发电、农村沼气发电、三木能源的生物质燃气转化、集中供暖供热供气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竹木生物质发电以及给力集团、三木能源、华兴福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的生物质炉具和生物质成形燃料为主,现有竹木生物质发电企业10余家,累计发电量达8.48亿千瓦时。
除此之外,谷力新能源的生物质能源多联产技术也具有一定技术特色,通过稻壳生物质新能源发电并联产稻壳炭基生物复合肥技术,形成了生物质化工和生物质能源的复合利用体系,至今已取得十几项专利,在建的5WM稻壳生物质发电联产6万吨稻壳炭基生物复合肥生产线,是目前国内首家获得张齐生院士授权并成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性项目,其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预计到2018年,在湖南省内建成10家发电工厂,形成稻壳气化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MW,年发电量超过4亿度,联产稻壳炭基生物质复合肥超3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
11、地热能
凌天科技在地源热泵产品研发与制造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拥有湖南省地源热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编国家和湖南省两项地源热泵技术标准。
12、中小水电
湖南云箭在单机200MW及以下的水电机组设计和制造领域具有一定技术水平,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7.15亿元,正实现由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轴流式和混流式机组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发展,在50MW以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技术突破。
13、节能电机
湖南拥有湘电集团、南车电机和长沙电机厂等三家规模较大的电机生产企业,2015年总产值超过220亿元。其中,湘电集团的高端舰船推进系统和永磁风力发电机产品、南车电机的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电机和双馈风力发电机产品、长沙电机厂的YSP全系列变频调速电机在国内电机行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附表1:
湖南省主要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及“十三五”重点发展方向
附表2:
湖南省主要能源科技创新平台
附表3:
湖南省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重点项目汇总表(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