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成为当前发展大趋势,“金融疏通血液,产业提供利润”的说法预示着产融结合模式大有可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作为国有大型现代金融企业,致力打造产融结合新样本,实现投资与产业双赢。
2006年以来,中国华融开始探索商业化业务转型,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凭借其战略性的投资布局,打造出“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ROE(净资产收益率)回报最好”的金字招牌。
在促进产融结合的道路上,中国华融与多家企业、机构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资金投入,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华融投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收益。
由传统业务转向新兴创新业务,阳光凯迪集团(以下简称凯迪)是中国华融在其战略转型过程中相中的一匹“千里马”, 成为中国华融实现“用脑子赚钱、用智慧赚钱、用眼光赚钱、用创新金融工具赚钱、用公司的特殊业务功能赚钱”的典型案例。
2005年,在应对气候变化、转变清洁能源机制的背景下,凯迪率先转型,专攻生物质能源产业,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发展思路和模式也被中国华融所看好。2009年以来,在凯迪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华融率先在生物质能源领域与凯迪加强合作。
2011年,中国华融通过股权投资对凯迪注资20亿元,重点投向凯迪生物质发电及能源林建设。近几年来,中国华融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工具等多方面的金融支持,全方位推动凯迪做大做强生物质能源产业,延伸至风水电、能源林建设领域,对凯迪的资产规模和经营情况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表示,中国华融投资凯迪正是使用了“三品投资法”:一是企业领导人的人品,值得信任,为人低调,数十年致力于新能源发展;二是产业产品,生物质是全球的发展趋势,属于朝阳产业;三是质押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利润可获。
中国华融与凯迪的合作证明了中国华融“三品投资法”的正确,正是由于对“三品”的集中把控,中国华融对凯迪的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在收回全部资金、取得19%的年化资金回报率的同时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动了国有、民企混合所有制合作共赢。中国华融的20亿元前期投资,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将撬动万亿元的生物质能源市场。
据悉,中国华融和凯迪正在产业扶贫基金方面紧密合作,实现产融结合的同时助力国家扶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