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以小麦每亩产生300公斤秸秆、水稻每亩产生600公斤秸秆计算,今年郑陆镇将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才能彻底解决秸秆禁烧的难题。
5月底,我市在秸秆禁烧巡查中发现火点,天宁区通用自来水公司郑陆服务中心东侧50米农田里,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
为此,6月3日,郑陆镇上午召开全镇秸秆禁烧的紧急会议,要求加大巡查、采取措施、严防死守。

6月5日,记者在郑陆镇青松村了解到,村上夏收500多亩麦子,秋收700多亩水稻。在5月25日左右,小麦大面积机收,麦秸秆大量出现,村里专门配备了专职禁烧巡查员,进行秸秆禁烧巡查工作,防止村民焚烧秸秆。
村书记陈建伟说,村民负责把自家田里的秸秆打捆,然后堆放在田间地头。如果村民没有烧秸秆,可以领取50元/亩的补贴。
郑陆镇农技农机站站长张国平告诉记者,秸秆可以生产有机肥。在郑陆镇的牟家村,有家名叫科力农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的。
“但是秸秆收储再利用,要计算三大成本。”张国平算了一笔帐:一是人工成本,现在的工钱是150——200元/天;二是运输成本,一亩田产生的秸秆至少要拖拉机拉两车,价格不低于50元/车;三是企业的收购成本。“遇上雨天,秸秆根本无法打捆。”这也是个难题。
他也提出,当前最好和使用最多的办法是直接将秸秆打碎还田变成肥料,实行机械化还田。
据了解,当前郑陆镇有7000亩小麦,10000亩水稻。以小麦每亩产生300公斤秸秆、水稻每亩产生600公斤秸秆计算,一年郑陆要产生800多万公斤的秸秆。
秸秆有了出路,才能彻底解决秸秆禁烧的难题。

张国平表示,今年郑陆镇将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其中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确保在60%以上,秋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确保在20%以上。 |